2021年,水處理設備公司堅持以經濟效益為中心,以技術創新為動力,以自主研發、自主生產為抓手,以打造“陜水務”知名品牌為目標的“1121”工作思路,多措并舉穩增長、降成本、防風險,全年營業收入首次過億,同比增長185.46%,利潤總額同比增長869.35%,各項工作成果亮點紛呈。
一是生產制造初具規模。以生產“NB智能遠傳水表、小區直飲水機”為核心,全面帶動設計、研發等相關領域綜合應用,初步形成從技術研發、設計、生產到應用的完整生產制造體系,全面落地公司“產業助推利潤”經營理念,實現利潤增長“雙驅動”。
二是外部市場初步形成。集中優勢資源緊抓內部項目,探索加大外部市場開發力度,實現外部市場業務收入占比40.6%,推動了公司內外業務結構的有效轉變,實現外省經營合作2家,標志著水處理設備公司“立足陜西、面向全國”的發展理念進一步實現。
三是“陜水務”品牌初步統一。依托供水集團“陜水務”品牌產品營銷工作會,按照《陜西省水務供水集團有限公司關于“陜水務”桶(瓶)裝水外包裝統一化的通知》安排,以桶裝水包裝統一化為切入點,集團化推廣品牌使用權限,做大做強“陜水務”品牌,實現品牌價值集團化應用。
四是精細化管理初見成效。年初編制《陜西省水務集團水處理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精細化管理方案》,從財務前置入手,在費用壓縮上狠下功夫,實現全年運行費用從19.98%降至14.8%。
五是信息化建設初露頭角。自主開發了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平臺,對設備從生產制造、運行管理、售后服務等進行全程監管,通過收集大量數據,降低設備生產成本及運營成本,提高設備使用壽命,真正做到為水處理設備插上信息化“翅膀”。
六是考核工作初顯成績。打破公司原有考核模式,實現全額績效考核和月度考核標準化,以結果為導向,將部門及員工日常規范、崗位職能、重點工作、核心流程等均納入月度考核范疇,細化工作節點,所有工作按期履行,績效按月兌現,有效提升干部職工積極性。
七是綜合實力初顯雛形。在集團“陽光自信·靜水流深·蓄勢而發”企業文化引領下,深挖文化內涵,打造“陜水務”品牌系列文化,在業務領域取得市政、水利等三級資質,部分設備涉水批件和9000認證等專業資質,全方位打造公司“軟實力”,目前,公司已初步實現相關領域業務承接,拓展了營收渠道。
八是上市工作初入正軌。公司成立上市專班專項落實上市推進工作,并以此為契機,以公司現有組織架構、業務結構、工作流程為背景,以發展計劃為源頭,全面對標上市規范,實現“從無到有”的重要躍進。
九是混合所有制黨建品牌初步探索。形成了以“黨建+政治建設、黨建+思想建設、黨建+生產經營、黨建+隊伍建設、黨建+服務提升”為內容的混合所有制黨建品牌體系,全面落實黨建進章程,以黨建助力經營發展。
十是人才隊伍建設快速推進。全面啟動專業技術人才培養計劃,制定《專業技術人才管理辦法》,編制《專業技術人員學習指導手冊》,全面開展“師帶徒”活動,創新“師徒”組合模式,開展知識競賽、技能培訓、產品知識培訓會,達到以“比賽”促“學習”,以“練兵”強“業務”的實效,為公司高質量、可持續發展提供組織保障。